在巫溪這片充滿希望的廣袤田野上,有這樣一位身影,十二年來始終忙碌而堅定,她就是縣農業農村委土地仲裁辦主任、高級農藝師、重慶市第六屆人大代表高艷平。42歲的她以純粹的為民之心,在平凡崗位上鑄就了非凡的業績,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榜樣的力量。
高艷平為民初心熾熱滾燙。她深諳腳底沾滿泥土,心里才能沉淀真情。這句話融入工作的每一處細節,把對土地和人民的熱愛化作實際行動。
高艷平說,群眾的煩心事,就是我的心頭事。
“百姓之事無小事,一枝一葉總關情”,這是鐫刻在高艷平心間的座右銘。在她眼中,每一起糾紛背后,都牽系著群眾的幸福安寧,關乎著家庭的和諧美滿。因此,無論糾紛大小,她都會全身心投入,以心換心,用情調解。
在巫溪的一個小村莊,兩戶鄰居因土地邊界問題,從最初的唇槍舌劍演變成怒目相向,關系降至冰點。高艷平得知后,馬不停蹄地趕到現場。她陪著雙方在宅基地上一寸一寸地仔細丈量,查閱泛黃的登記檔案。經過近5個小時的耐心勸解,高艷平不僅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,還從鄰里之間血濃于水的深厚情誼出發,擺事實、講道理,以情動人。最終,雙方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,伸出和解的雙手。像這樣的糾紛,高艷平累計調解了1672件。她用春風化雨般的真誠,消弭了矛盾的棱角,修復了鄰里間的裂痕,為鄉村的和諧穩定添磚加瓦。
不僅如此,高艷平還積極探索創新基層治理模式。她提出的“三改三變”理念,猶如一陣春風,吹遍巫溪的鄉村。“三改”即改觀念、改方法、改作風,“三變”則是變上訪為下訪、變被動為主動、變管理為服務。
服務的初心化作實實在在的行動。她用智慧和汗水,守護著百姓的“命根子”,為鄉村振興創造了穩定的社會環境。高艷平就像一盞明燈,照亮了基層工作者前行的道路,激勵著更多人投身基層,在為民服務的道路上披荊斬棘。
高艷平說,今后我會繼續帶著這份初心,用更扎實的腳步丈量土地,用更溫暖的方式守護公平,讓法治的陽光照進巫溪每一寸田野,當好土地糾紛的解鈴人,鄉村振興的螺絲釘。